日前,苏州河上的江苏北路桥和剑河路桥南侧的桥下空间正迎来施工改造。记者从长宁区建管委获悉,两处桥下空间的改造方案各有特色,建成后将为周边居民提供不同的城市功能,成为“一江一河”滨水空间的新节点。而为了让桥下空间的改造更贴合市民意愿,长宁区建管委在方案设计时特意开展了“专项征集”,向市民群众和周边单位征集“人民建议”,并据此来完善改造方案。
(资料图片)
6月14日,记者来到江苏北路桥。走在桥面上,就能听到南侧桥下传来风镐凿地的突突声。从桥侧面的扶梯来到南侧桥下,近苏州河步道的一大块桥下空间已被蓝色施工围挡围起来。从围挡的空隙看进去,里面是一大块方形空间,中间有桥柱、蓝色市政管道等桥梁原本设施,工人们正在将水泥地面敲碎撬开。从他们口中得知,施工刚刚开始。
△江苏北路桥下,工人们正在将水泥地面敲碎撬开。
这块桥下空间西侧留有一处大门,门上挂有“应急抢险基地道班房”的牌子。长宁区建管委透露,所谓“道班房”,即指这里原本是用作放置养护作业的车辆、器具的地方,利用率较低。随着“一江一河”的功能提升,市民对这处桥下空间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,改造提升也就迫在眉睫了。今年2月,适逢西侧剑河路桥建成通车,新增的桥下空间如何开发利用也需要明确。因此,长宁区建管委决定对两处桥下空间一并实施改造,并与2月13日至2月28日面向市民征询改造的建议。
△江苏北路桥下空间原本是用作“道班房”。随着“一江一河”的功能提升,市民对这处桥下空间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,改造提升也就迫在眉睫了。
一共收集到市民建议55条。长宁区建管委称,市民建议给了方案设计不少灵感。在外观设计上,有市民提出,桥下空间比邻苏州河,外观设计上要匹配沿岸的历史文化脉络,但也要体现现代的潮流元素;在功能设计上,有市民希望可以设置一些座椅供行人休憩,弥补沿河步道在休息功能上的不足。但也有市民提出更希望推出停车服务,解决附近居民的停车难;在环保方面,市民还建议可以配种一些桥荫绿化,同时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,铺设透水路面等等。
“这些建议都在设计方案中进行了体现。”两处桥下空间在外观上都将采用“工业风”的设计元素,来呼应这段苏州河曾经工业化兴盛的历史特性。而在功能的安排上,江苏北路桥下则回应市民需求,布置了座椅和一些互动装置,划分出了通行空间和停留空间,同时也设计了标识系统和指引牌,来补充苏河步道的休闲功能。而剑河路桥下空间,则设计为智慧停车场,为周边的上班族和居民提供错峰停车服务。此外,方案中还增添了下凹式绿地,作为海绵城市的组成部分……
△上为江苏北路桥下空间的改造效果图,下为剑河路桥下空调的改造效果图。
据长宁区建管委透露,两处桥下空间目前均处于动工阶段。江苏北路桥下空间改造预计9月底可以完工,而剑河路桥下的停车场则7月即可建成。
△图为剑河路桥下空间的施工进展,预计7月可以建成。
桥下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,这两处桥下空间将给“一江一河”带来怎样的形象提升和功能改进,值得期待!
亲爱的读者,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、忧心事、揪心事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们反映求助——
本文作者:毛锦伟
关键词: